“数字引擎”赋能武义高质量发展
作为全省山区26县之一,数字化改革是武义高质量发展的蕞强引擎。按照“整体智治、协同高效”数字化改革要求,武义以“‘三篇文章’再深化、‘二次跨越’再出发”为主题主线,建立“一个项目、一名领导、一个团队、一套方案、一抓到底”的“五个一”工作体系,做到了自选动作有特色、有创新,场景应用见成效、有亮点。在9月30日召开的全县“解难题优作风百日大会战”动员大会暨县四套班子第16次工作例会上,多个部门汇报了阶段性改革成果,现场开展数字化改革项目“大比拼”。武义县四套班子领导作为“考官”,为其逐一打分评价,掀起了全县数字化改革的新一轮热潮。
接下来,武义将围绕“十月底前打造形成一批管用实用,老百姓满意的蕞佳应用”的要求,理清重大需求、多跨场景、改革任务“三张清单”,进一步咬定工作目标,以老百姓的需求和工作问题为导向,突出实用实效,全力打造蕞佳应用,加快各类数字化平台的建设运行,让群众共享改革成果。
“现在,我们企业微电子蚀刻材料项目一期已经投产,生产的半导体所需的超高纯清洗与蚀刻级氢氟酸纯度达到PPT级别,属国内顶尖水平,可实现进口替代。”日前,浙江森田新材料有限公司总经理胡法祥说,企业已建成一套20000T/A的高纯电子级氢氟酸生产线T/A的氟化铵及BOE的生产线,预计未来满产营业额可达5亿~6亿元。
森田新材料有限公司是武义县数字产业化、产业数字化全面推进的一个缩影。目前,武义正在以“产业大脑+未来工厂”为核心,加快形成具有自身特色亮点的数字经济系统建设框架体系,打造“绿色智造基地”,通过发挥“未来工厂”引领作用,用数字技术驱动高端制造领域的研发、设计、制造与运行维护的模式转变。同时,引进上海第二工业大学,联合共建武义县智能制造研究院,建设“一院、一室、两中心、一校区”,大力招引数字化改造服务商,形成本地化支撑力量。上半年,武义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制造业实现规上增加值2.39亿元,同比增长40.4%。
为实现再造一个武义工业、争当山区县跨越式发展排头兵的目标武义通过深化“亩均论英雄”改革,建设“以地管企”场景应用,向改造提升要空间、向整治倒逼要效益,促进低效企业整治和低效用地再开发,推进企业转型升级,加快“腾笼换鸟”。
“以地管企”场景应用从容积率、闲置率和企业效益三个维度对每宗土地进行“体检”,实现企业检查线上交办与反馈,闲置工业用地一键发布。平台已覆盖土地2413宗、面积4.08万亩、企业3541家,共筛选出低效用地1.2万亩。
此外,武义还不断推动工业互联网平台应用。今年5月“武义电动工具行业工业互联网平台”上线,平台利用行业龙头企业的试验数据,为企业提供有效的运算能力,找到标准方法,实现对电动工具行业企业厂区、产线、车间、仓储、餐厅及办公等场景的深度优化,赋能电动工具行业的同时,打造领先的传统制造业创新平台。
农业是乡村振兴的基础,随着信息化技术的飞速发展,农业数字化已成为数字乡村建设的重要一环。
日前,浙江省农业农村厅下发《关于公布厅多跨应用场景头部批“先行先试”单位的通知》,武义县农村集体“三资”管理系统、“浙样销”和低收入农户帮促系统三个多跨应用场景列入全省农业农村先行先试名单。
今年以来,武义准确把握数字化改革要点,扶持重点优势产业,建设武义农业大数据中心,打造“武义智慧农业云”,将数字化改革与农业农村产业生产、流通、监管、服务和治理的融合应用,推进三农工作信息化、农业生产数字化、场景应用数据化发展,引导数字农业快速发展,进一步提升全县乡村产业发展和行业管理的数字化应用水平。
“我们的有机茶园建在海报500米以上的山丘地带,以前没有一点信号,现在通过移动5G来传输茶园生产情况,能够达到精准防控和生产的目的。”企业副总经理徐欢介绍。通过分析采集到的环境监测数据、茶叶种植数据,智慧茶园平台可以实现茶叶长势监测及采摘预测、虫情测报、土壤及水肥管理和防冻害管理等功能,在远端就可以进行灌溉、施肥等环节,为种植防控决策、茶园植保管理提供更加科学的支撑。
数字化不仅应用在茶叶的生长上,更是在炒茶制茶方面发挥了极大的作用。数字化生产线总控云平台屏幕前,贮青机组、杀青机组、烘干机组等不同生产工序25个作业模块的数据正实时滚动着。茶叶数字化生产线可以把种茶、做茶的经验融入数字化,在有了大量精准数据的积累和分析后,茶叶品质的稳定性及制茶效率、茶叶产量得到大幅提升。
武义食用菌是全县优势特色农业主导产业之一。针对该产业工序多、劳动力需求大、保温控制难等问题,浙江兴森科技有限公司自主研发“装袋-灭菌-培育”等全流程数字化设备,实现经验“养菇”向智慧“养菇”的转型。数字化生产线投用后,两条生产线%以上,效率较之前提高50%,A级产品率从60%提升至90%。
国庆期间,金华地区首座5G数字特型塔在武义新市民广场内正式点亮,该塔集5G通信、地标亮化、城市辅助管理等功能于一体,一经亮相便成为武义城市夜景又一地标性建筑,吸引了大量市民纷纷驻足打卡。
数字化改革的红利不仅融入到市民生活的一点一滴中,更是嵌入了武义的角角落落,群众获得感持续增强。
“您扫一扫这个‘浙食链’二维码,就可以全面获取我们的食品产地、生产加工、检验检疫等信息。”日前,浙江田歌实业股份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正在介绍企业的产品,一个二维码涵盖了产品的所有基本信息。
武义创新打出“以链管企、以链助企、以链强企”应用组合拳,健全安全风险闭环管控机制,跑出浙冷链、浙食链、药品信息化追溯、浙江特种设备在线、浙江质量在线等应用县级样版。“浙食链”系统打造了食品安全“1266”全链条闭环管控体系,实现“一码统管、一库集中、一链存证、一键追溯、一扫查询、一体监管”6项功能。
“真是太方便了,凭着电子营业执照也能办理银行转贷业务。”日前,武义简予伞业有限公司法定代表人王先生在支付宝小程序领到了公司电子营业执照并办理了其他业务,简便的流程让他直呼省心又省事。
今年以来,武义开展“三联合”行动,推进市场主体全生命周期管理服务集成改革,不断提升市场主体办理各类政务事项的便捷度,助推“不见面”办理常态化,打造更高效、更便利的营商环境。截至目前,该县电子营业执照下载量达2.61万家,其中新设立下载比例100%,位居全省头部。
为精准匹配停车需求,武义12345政务服务中心对接“智治”便民应用,引入一键移车小程序,引导市民通过微信公众号实现一键移车;针对“垃圾分类”问题,政务服务中心建立“两平台五键通”,提供高效便捷的线月,“智慧三城同创平台”共受理16950件,“智慧垃圾分类平台”共受理10529件。
今年以来,武义紧紧围绕“一肩挑”背景下村级组织运行监督机制完善提升,开发建设“后陈经验”村级事务数字化工作平台,不断提升村级组织运行监督水平。目前已实现全县行政村、社区(经济合作社)全覆盖。
“后陈经验”村级事务数字化工作平台涵盖在线审批、村务公开、监督预警等3个子应用,对群众关心关注的集体“三资”、工程项目、民生救助等11类32个高频事项,以“一件事”理念进行流程再造并上线运行。镇、村干部、村代办员按照各自的职责权限、时限要求,发起事项的办理和审批,全过程留痕。
平台从6月上线运行以来,已审核村集体资金1.4亿余元,资金使用规范率为99.6%;预警不合规事项148件次,从源头上杜绝可能产生的矛盾纠纷;“135”的办理机制,倒逼村干部服务群众“快速响应”,村务办理时效提速80%以上。
为不断推动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武义强化顶层设计,统筹协调打出了数字化赋能基层治理的组合拳。
“3天内所有涉及部门都给出处理结果,相比各自执法调查,办事实效提升了70%左右。”日前,武义县综合行政执法局白洋街道执法中队负责人朱卓宁表示。不久前,他们接到一燃气网点违规经营的举报,该案靠单一执法力量难以全面纠正。朱卓宁在“1+X”执法联动平台上发起协同请求,行政执法、建设、应急管理等责任部门立即响应,共同取证,迅速进行了处理。
“1+X”执法联动平台通过跨部门数据共享、证据互认、执法联动,织密部门间协调联动“一张网”。武义还将平台对接路面执法、“智慧城管”等系统,实现事件的在线采集、模型分析、实时通知等。今年以来,全县企业、商铺被监察频次同比下降70%,燃气、水务、畜禽养殖、房地产等领域违法行为相继打破零处罚。
为实现新居民同等化待遇,武义推出新居民同等化管理服务机制,并建设新居民服务管理数字化平台。平台涵盖服务端、房东端、治理端,汇集了出租房备案信息、新居民基本信息等数据,形成民情档案的数据库。平台在白洋街道运行2个月以来,治安发案同比下降9.6%、刑事立案同比下降13.5%、电诈案件同比下降16.2%,社会治理水平不断提升。
版权声明:本文由网络蜘蛛自动收集于网络,如需转载请查明并注明出处,如有不妥之处请联系我们删除 400-0123-021 或 133912197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