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对金华市八届人大一次会议永2号建议答复的函
关于对金华市八届人大一次会议永2号建议答复的函
关于对金华市八届人大一次会议永2号建议答复的函
首先感谢您对金华传统企业产业化转型升级工作的关心和支持。您在金华市八届人大一次会议期间提出的《关于推进传统企业产业化转型升级的建议》已收悉,经研究,现答复如下:
金华是制造大市,传统制造业占据实体经济半壁江山,是创新创业和富民惠民之源。金华制造业门类齐全、体系完整,企业数量超过43.2万家,有年产值超百亿元产业集群16个,市传统制造业主要集中在现代五金、纺织服装、食品制造加工、化工、非金属制品、家具制造等行业,2021年,我市17个重点传统制造业规上工业产值2968亿元,约占规上工业总产值的66.7%。
今年以来,我市深入贯彻省委经济工作会议、全省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大会等精神,认真落实金华市委、市政府“扛旗争先、崛起浙中”的工作部署,聚焦高质量发展、现代化先行、竞争力提升,推进传统制造业朝着数字化、服务化、集群化、品质化、绿色化转型发展。2022年1-5月,全市传统制造业规上工业总产值376.3亿元,同比增长13.6%。
聚焦“三低”“两高”企业,以“新四破”活动为主载体,深入实施低效工业企业专项整治行动,制订《金华市低效工业企业用地专项整治工作方案》,扎实开展亩产效益倍增三年行动,建立低效工业企业整治清单,落实“四个一批”整治举措,实行销号管理。1-5月,全市整治提升低效工业企业用地面积16547亩,完成年度任务的46%。
出台了《金华市区工业小微企业园轻量级数字化改造实施方案》,以低效用地整治、企业入园为突破口,推进轻量级数字化技术改造。加快推进未来工厂、智能工厂(数字化车间)建设,组建未来工厂联盟,开展智能化技术改造现场交流和技术对接活动。今年新增“未来工厂”试点企业4家,列全省头部方阵。
今年5月,第三批国家级重点“小巨人”名单公布,我市新增5家国家级重点“小巨人”企业,数量全省第1(与杭州、温州、台州并列),累计13家。截至目前,全市累计培育国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34家,数量全省第4。做好“小升规”企业入库培育工作,共有1285家企业入库;开展2022年度科技型中小企业申报,认定两批共783家省科技型中小企业。
加快培育现代纺织、服装服饰、饰品、日用品等优势产业集群和“新星”产业群。其中,金华现代五金产业集群参与新一轮先进制造业集群竞赛工作,根据《培育发展现代五金产业集群实施方案(2020—2022年)》文件要求,着重培育一批在全国乃至全球有竞争力的龙头企业、行业“隐形冠军”企业和产品“单项冠军”企业,促进五金产业块状集聚区向世界级先进制造业集群转变,促进产业结构调整,推动经济转型升级。
五、推进产业链基础再造和产业链提升
开展产业链风险排摸,及时有效抓好产业链风险处置。开展“十链十场千企”强链活动,做好推广重大应用和能力组件、产销对接、项目考察。聚焦产业链协同创新重点领域,从供给端支持上下游企业加强产业协同和技术合作攻关,以关键共性技术、前沿引领技术、现代工程技术、颠覆性技术创新为突破口,引导龙头企业加强研发攻关和应用推广。
一是加强资源要素统筹。我市高度重视制造业项目招引工作,全市的土地、能耗、基金、环境容量等要素资源全面向重大平台和重大项目集聚。2022年共统筹新增用能指标40万吨标煤,新增建设用地指标2400亩、补充耕地指标1000亩,组建总规模100亿元的市级产业基金,用于支持大项目发展建设。二是加大政策支持力度。市委组织部、市发改委、市经信局、市科技局等部门先后出台了一系列招商引资政策,市投资促进中心牵头,对包括制造业、人才科技、总部经济、基金支持等相关政策在内的19项政策进行汇总,编印成《招商政策汇编》进行宣发,让有需要的企业项目享受真实惠。三是提升落地服务质量。充分发挥北上杭深四个驻外招商引才总部作用,在传统企业产业化转型升级的延链、补链中加强对接服务。发动全市投促系统干部力量,人人争当招商项目服务员,通过采用“一对一”或“一对多”匹配形式,与重点招商项目结对子,实行点对点服务,对企业的合理诉求做到有求必应。切实把握招商项目的实际需求,把服务工作做精、做细、做实,为企业疏渠道、解难题。
先后出台《关于推动高水平创新型城市建设的若干政策意见》(金政发〔2021〕7号)、《〈关于推动高水平创新型城市建设的若干政策意见〉实施细则》(金市科〔2021〕47号),助力企业围绕传统产业转型开展关键技术攻关。印发《浙中科创走廊发展规划》,推进浙中科创走廊建设。招院引所成效明显,全市累计引进建设新型研发机构达26家,浙江大学金华研究院揭牌成立。首推“揭榜挂帅·全球引才”机制,通过企业发布难题榜单,面向全球征集解决方案,助力产业创新发展,持续开展“百博入企”柔性引才,推动高校创新创业团队与我市企业开展创新合作,引进高校优秀创新人才。在北京、上海、深圳等地成立人才科创飞地43家,通过“科创飞地”拓展创新合作,解决我市引才难问题,为高质量发展提供智力支撑。
再次感谢您对金华传统企业产业化转型升级工作的关心和支持。
版权声明:本文由网络蜘蛛自动收集于网络,如需转载请查明并注明出处,如有不妥之处请联系我们删除 400-0123-021 或 133912197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