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华开发区:多措并举推进招大引强实现新跨越
新年伊始,位于金华经济技术开发区的环宇科技芯城项目一期A区的施工现场,5台挖掘机、8台打桩机不停作业,机器轰隆作响,这里正在进行园区道路和桩基施工,呈现一派繁忙景象。这是金华开发区招引的投资规模大、成长性好、引领作用强的典型项目。该项目依托环宇集团在科技协同领域的资源优势,聚合自身核心企业,集聚上下游相关联企业,蕞终形成产业集群,壮大开发区科技协同创新产业发展。
聚焦产业向高能级转型,开发区不断提升科创成色和产业能级。签约落地中科镭特、宇芯、矽邦、绿源、金字等亿元以上制造业项目14个,总投资近150亿元;浙江大学研究院(生物医药创新中心)、复旦大学智联健康研究院、浙师大金开数字经济研创基地、北大数字文化创新研究院正加快落地建设,这批技术含量高、发展潜力足的项目落地将为开发区在完善产业链条上发挥重要作用,助力“高能级战略平台”打造。
“选择金开,就是选择未来”已成为众人共识。金华开发区把招商引才作为创建高能级平台的“一号工程”“生命线工程”,吸引更多创新创业投资人结为“创新合伙人”,成为“奋斗共同体”,共同向着更高能级跃进。
每周外出招商,每个月赴各地招商考察不少于4次……开发区全面深化全员招商工作体系,推进“一把手”招商,开发区主要领导带头招商,并主动介入协调项目推进中遇到的各种问题。
在客商们看来,“一把手”带头招商已成为开发区招商引才工作的新品牌和新竞争力。“党工委书记亲自带队上门招商,让我们深切感受到了来自家乡的关怀和重视。”诚恳的招商服务态度蕞终打动了环宇科技芯城项目负责人、金华籍企业家童星桦,在他的牵线搭桥下,环宇企业集团以科技协同产业链布局长三角为契机,充分利用开发区区域优势和产业配套优势,把环宇科技芯城项目落户在开发区。
中日氢能、中车、格雷博、中能氢储、华东科技智慧谷等制造业项目签约;金字火腿、易途电动、环宇集团等总部项目加快推进;光刻胶、双汇、微芯新材料等优质企业纷纷进驻……
过去一年,金华开发区招商引资亮点纷呈,签约特别重大产业项目9个,总投资441亿元;签约3亿元以上重大产业项目18个,总投资476亿元;签约亿元以上制造业项目18个,总投资266.32亿元;当年签约项目落地数13个,落地率72.2%,完成年度任务数的144.4%。细数今年已引进的企业,以投资高、产值高、税收高为主要特征的企业占多数,含金量十足,金华开发区正逐渐成为招大引强集聚地。
日前,开发区下发了《驻外招商招才中心管理办法》,奔赴北京、上海、杭州、深圳的36名驻外招商专员有了“行动指南”,通过顶层设计和制度创新,“人人开展招商、人人参与招商”的全员招商工作体系正在加快构建。自开发区招商引资小分队成立以来,各小分队斗志昂扬,摸清了开发区招商家底,努力挖掘招商信息,强化在谈项目跟踪力度,主动出击上门招商,拼搏争先氛围浓厚。眼下,开发区还通过全体机关干部以及各乡镇(街道)发挥各自属地职能和乡贤优势,力争做到各级各部门领导干部深入一线抓招商,以身作则、率先垂范,实现内外联动、合力合拍,构建“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条块结合共同抓、职能部门合力抓”的工作格局。
对标《招大引强攻坚三年行动计划》,开发区制定20项招商攻坚举措,重点打好项目招引提质攻坚战、招商机制提升攻坚战、招商模式创新攻坚战、招商要素保障攻坚战、项目推进提速攻坚战五大战役,力争新引进500强企业1家、50亿元以上项目和省重大产业项目不少于2个、3亿元以上项目25个以上,打造浙中产业发展新高地,为创建省高能级战略平台蓄势赋能。
“两个金属焊接过程中,能否把磨损无限缩小。”这样的难题一直困扰着金钟焊接材料有限公司的技术员们。如今这个“卡脖子”的难题有望得到突破。在开发区的牵线搭桥下,金钟焊接材料有限公司通过博士后工作站与哈工大先进焊接与连接国家重点实验室强强联合,有望实现焊接技术领域世界性难题的新突破。“如果突破该技术,不仅可以应用于中国中车复兴号,还有望打入军工和航空航天领域,使企业产品市场占有率提升。”该企业负责人骆静宜说。
要在科技创新这条赛道上保持领先,必须掌握主动权和制高权。开发区积极探索构筑高能级现代化产业体系,前瞻布局芯片半导体、航空航天、新能源新材料等新兴未来产业,不断提升科创成色和产业能级。开发区积极深造博士后工作站,通过优化机制、搭建平台、创新载体、提升服务,挖深“人才富矿”,为19家高新科技企业累计引进博士后研究人员45名。特别是2021年开展人才科技攻坚以来,已新建院士(专家)工作站和博士后工作站6家,新进站博士后研究人员8名,进站人员列全市第二,累计被认定科技项目99项,有效突破高层次人才短缺瓶颈,累计为企业直接带来经济效益超9.3亿元,持续助力企业技术创新和区域产业升级。
为拓宽合作领域,开发区积极搭建各类交流合作平台,依托招院引所、揭榜挂帅、省博士后官网等平台,建立信息交流机制,与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开展多层次、全方位的产学研合作,先后与浙大、南航、哈工大、上海交大、西南交大、计量大学、浙师大等知名院校建立长期稳定的人才、科研合作关系。不定期组织有需求的企业到相关院校及科研院所进行考察交流、洽谈,准确掌握高校的研究条件和人才、信息优势,为校(院、所)与企业牵线搭桥,实现高层次人才精准对接。去年开发区组织6家生物医药类企业赴浙江大学开展对接合作,达成合作意向2项。
创新驱动实质上是人才驱动,开发区深入实施人才强区战略。激活创新 “头部动力”,设立开发区博士后专项资金,出台相关优惠政策。为博士后人员争取国家、省、市各项资助和奖励,优秀博士后按1∶1配套奖励。督促企业按协议规定向博士后提供研发设备、经费和博士后薪酬。给予企业科研经费投入的50%,蕞高30万元资助,解决其配偶工作、子女入托、入学及户口迁移等,全面激发博士后的主动性、创造性。近年来,开发区博士后研究项目被国家、省、市认定的科技项目达99项,获得各级部门科研经费补助7050万元。
深挖人才“头部资源”,开发区建立校(院、所)企业人才合作、人才对接的长效机制,促使各主管部门、企业等各环节形成合力。工作站先后制定了《浙江金华省级高新园区博士后科研工作站管理办法》、《博士后项目进站开题评审办法》、《博士后项目中期考核办法》、《博士后项目出站结题评审办法》等一系列规章制度,按时组织专家对博士后研究项目进行考核评估,确保项目按计划、按时实施,累计为企业带来经济效益约9.4亿元。
版权声明:本文由网络蜘蛛自动收集于网络,如需转载请查明并注明出处,如有不妥之处请联系我们删除 400-0123-021 或 133912197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