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JBARI
北航金华北斗应用研究院位于浙江省金华市金义都市新区金山科创园区。由浙江省金华市金义都市新区管委会和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电子信息工程学院共同组建,于2017年1月20日正式注册成立。
北航金华北斗应用研究院致力于北斗导航卫星系统的应用研究,在智慧城市相关领域,如智慧交通、物流供应链、智慧海洋、智慧农业、智慧旅游等行业,打造一流品牌;搭建危房、桥梁、大坝等特种建筑体的实时监测,地下管网的精准监测,消防装备的连续追踪、城管执法、保安、环卫等特殊人群的跟踪监控系统,为重点领域如医院、园区和特色小镇提供精准的位置服务为核心的综合服务体系。
北航金华北斗应用研究院建北斗遥感应用、北斗可信服务应用、北斗安全应用、大数据分析应用四大创新型实验室。北斗教育培训演示平台,则开展北斗领域的学术研讨、教育培训等活动为主,在金华市、浙中地区集聚形成从芯片、模块、终端、应用服务到运营管理平台的高水平产业链,促进形成新的经济增长。
北航金华北斗应用研究院充分发挥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的科学技术创新优势和人才聚集优势,全力推进金华市五大千亿产业发展,以建设浙江省重要的科技创新中心为目的,为当地相关技术产业带来强大推动,促进形成新的经济增长,加速打造浙江第四大都市区而做出应有的贡献。
围绕国家发展战略,培育创新型科技企业,培养专业技术人员,助力地方实体经济,促进新兴产业发展。
整合浙中金华市的地理位置、资源优势和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的技术、人才优势,集聚产学研融为一体。
始终坚持专业化、特色化发展,以创新与创业、孵化与投资相结合,打造具有破解企业技术难题的综合性平台。
我们主动适应社会经济发展新常态,大力推动科技创新和进步,提高科技成果转化能力和创新创业能力。
我们的专家团队在遥感遥测、电子通讯、卫星导航等领域都拥有非常丰富的经验和丰硕的研究成果。他们仍不懈努力,紧贴科技前沿,在技术领域不断开拓创新并进行实际应用。
北京航空学院讲师、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家级有突出贡献的科学技术专家。兼任《通信学报》编委、《遥测遥控》副主编、中国电子学会会士、美国IEEE高级会员。长期从事遥测技术的教学与研究工作,11次获部级科技进步奖。其中提出建立沃尔什函数为副载波的新型遥测体制,研制成“序率分割制遥测系统”,1983年获国家发明二等奖。1984年被授予国家级有突出贡献的科技专家称号;1990年评为全国高校先进科技工作者;1991年被授予全国高等学校先进科学工作者称号、获有突出贡献的出国留学人员称号;同年,被中华人民共和国授予政府特殊津贴。
中共党员,工学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2005年度“北京市科技新星”。现为国家863计划项目评审专家,中欧伽利略合作计划监理专家,电子学会高级会员,海外华人GPS协会专家委员会委员,《全球定位系统》、《计算机测量与控制》杂志编委。已完成及正在承担的各类科研项目20余项,在国内外学术刊物与会议上发表学术论文60余篇,SCI(E)、EI、ISTP检索35篇次,出版专著、译著与教材共5本,已获国家发明专利9项,计算机著作权7项,获省部级科技进步二等奖3项,三等奖1项,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教学成果奖1项。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工学博士。已主持863计划项目、973计划项目等国家级课题10余项、省部级课题3项,发表论文100余篇,已授权发明专利14项。出版专著和教材5部、译著1部,其中《通信网的安全――理论与技术》获教育部优秀教材一等奖,《网络安全――技术与实践》获教育部精品教材,《网络安全实验教程》获北京市精品教材,《网络安全概论》、《信息系统安全实验教程》均入选“十一五”规划国家级教材。获国家技术发明一等奖1项,国防技术发明一等奖1项,山东省计算机应用优秀成果二等奖1项,山东省科技进步三等奖1项。获北京市教学名师奖。
2008年以来先后负责、参与国家自然基金、北京科技攻关、国防863、国家973等重点项目8项。
中国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博士后,长期工作于卫星导航与惯性导航领域,在卫星导航、通信与测控, 惯性导航,天文导航、卫星/惯性(GNSS/INS)组合导航、高性能捷联式陀螺罗经设计、惯性导航系统初始对准与动基座传递对准、基于GPS载波相位的飞行器姿态确定、智能交通系统车载GPS/DR导航系统设计 、飞行器跟踪, 轨迹重构与预测 、机载合成孔径雷达运动补偿、卫星跟踪测控系统总体设计及微波电路CAD,具有独到而实用的研究成果。2011年10月获新加坡国防科技研究院个人创新奖、2009年10月获新加坡国防科技研究院团队贡献奖。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电子信息工程学院通信与信息系统专业博士生;
长期服务于企业,主要从事智能卡、移动支付、可信服务管理平台方向的技术、业务及行业标准研究;
并在电信、金融、交通等多个行业实施了移动支付及可信服务管理平台(TSM)的标准制定和系统开发建设工作,具备非常丰富的技术、业务及团队管理经验。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电子信息工程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通信与信息系统教研室主任。主持和参与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航空基金、航天科技创新基金(重点)、航天科工支撑基金、博士后基金、973、863、发改委专项和国防预项目的研究,合作横向课题多项。发表论文80余篇。出版专著、译著各一,教材三本。获国防科工委国防科技进步三等奖1项,北京市科学技术三等奖1项,北航科学技术二等奖1项,电波传播研究所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与研究生合写的文章获ALTERA2006年度中国大学生电子设计文章竞赛全国一等奖,同时获卓越导师奖。
北京航空学院讲师、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家级有突出贡献的科学技术专家。兼任《通信学报》编委、《遥测遥控》副主编、中国电子学会会士、美国IEEE高级会员。长期从事遥测技术的教学与研究工作,11次获部级科技进步奖。其中提出建立沃尔什函数为副载波的新型遥测体制,研制成“序率分割制遥测系统”,1983年获国家发明二等奖。1984年被授予国家级有突出贡献的科技专家称号;1990年评为全国高校先进科技工作者;1991年被授予全国高等学校先进科学工作者称号、获有突出贡献的出国留学人员称号;同年,被中华人民共和国授予政府特殊津贴。
中共党员,工学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2005年度“北京市科技新星”。现为国家863计划项目评审专家,中欧伽利略合作计划监理专家,电子学会高级会员,海外华人GPS协会专家委员会委员,《全球定位系统》、《计算机测量与控制》杂志编委。已完成及正在承担的各类科研项目20余项,在国内外学术刊物与会议上发表学术论文60余篇,SCI(E)、EI、ISTP检索35篇次,出版专著、译著与教材共5本,已获国家发明专利9项,计算机著作权7项,获省部级科技进步二等奖3项,三等奖1项,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教学成果奖1项。
版权声明:本文由网络蜘蛛自动收集于网络,如需转载请查明并注明出处,如有不妥之处请联系我们删除 400-0123-021 或 133912197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