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年升值35倍 义乌民企工业用地“被调包”
“我们现在正为公司的一块工业用地申请而焦头烂额。”3月8日,当见到《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时,浙江义乌市响当当制衣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响当当制衣)的股东金中正伏案疾书,一字一句地修改一份《复查申请书》。
就在数天前的3月3日,金中从义乌苏溪镇政府领回了一份答复意见书,该意见书就响当当制衣所反映的义乌市国土局“违规拍卖出让义北工业园区土地问题”作出了答复,称该部分土地已根据城市发展的需要,被调整为商住综合用地并顺利拍卖。
在金中看来,此次被拍卖的土地中,有一部分原本应该是响当当制衣的企业用地。“当年企业申请土地使用权时,协议的转让价格是280元/m2。”然而在今年2月,金中等人发现,前述地块21236.26平方米土地被拍出了2.16亿元,成交均价达到10171元/m2,与10年前的转让价格相比,相当于增长了35倍。金中认为,正是这巨大的利益造成了土地转让的失败。
“股东们认为我让企业蒙受了损失,一致认为我不适合再担任响当当制衣的法定代表人。”3月8日,在接受《每日经济新闻》采访时,金中低垂着头,一脸的苦恼。
“现在我的主要工作就是为企业解决拿地的事情。”身为响当当制衣的股东之一,金中已经转移了自己的工作重点。他从自己随身携带的纸袋中拿出厚厚一叠材料,蕞末几张纸页已经有些微微发黄。记者看到,摆在蕞上面的是一份复查申请书,在打印出的文字空隙,填满了金中手写的字迹。“原稿是律师写的。”金中指着申请书说,一边拿出一支笔,“我再改改,希望能更有针对性。”
金中“针对”的是3月3日从苏溪镇政府拿到的一份答复意见书。响当当制衣即位于苏溪镇,为了企业的拿地问题,金中已和苏溪镇政府交涉了10年。
“1999年申请拿地时,一共有19家企业,之后有8家企业陆陆续续拿到了土地,但还有11家公司至今没有拿到地。”金中告诉记者说,“我们都是苏溪本地人,苏溪被称为中国衬衫之乡,全国各地的厂商都到这里来拿货。我们想发展首选当然是留在苏溪,所以当时有19家企业联合申请,希望能拿地扩建厂房,满足生产经营需求。”
“开始的时候很顺利,政府也很支持。”金中说。1999年11月5日,当时的义乌市计划与经济委员会发出了 《关于同意义北工业园区管委会所报19家企业建设项目的批复》文件,表示“同意所报的市衬衫厂等19家企业的项目建设”,同时请义北工业园区管委会 “接文后催促各企业抓紧做好前期准备工作,按有关规定办理手续后组织实施”。
义乌市建设局随后发出了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响当当制衣的用地面积为8966平方米,用地项目包括“综合楼、厂房、绿化”等。1999年12月14日,响当当制衣填写了《浙江省土地利用建设项目用地选址书》,申请了位于苏溪镇油碑塘村的用地,用于建设厂房。而在此之前,义乌市统一征地事务所也与苏溪镇油碑塘村签订了用地协议书,相关企业的征用土地面积共210244平方米。
这一切都让金中踌躇满志,而到了2001年3月26日,一纸缴纳15万元土地出让金的通知更让他觉得拿地建厂房的想法即将实现。但是,这也是金中蕞后一次看到拿地的希望。“之后就再也没有了音讯,没有人再通知我办理手续。我到相关部门去问,也没有人给我解释。”
2007年3月6日,金中向苏溪镇政府发出了一份 《关于要求尽快落实工业用地的报告》,其中提及,苏溪镇政府曾于2001年3月19日召开党政联席会议,研究决定同意响当当制衣在工业园区安排用地20亩。“但苏溪镇政府至今未解决我公司的用地问题。随着我公司生产规模不断扩大,现有生产场地根本不能满足企业的发展需要,请求镇政府能按照工业用地历史遗留问题的相关政策,尽早解决。”
在金中向记者出示的这份2001年3月19日上午召开的党政联席会议纪要当中,“安排进区企业”一项中清楚地写明如下字样:“义乌市响当当制衣有限公司要求用地20亩,安排在镇东小区,10亩以内。”
而就在金中于2007年发出的那份报告上,苏溪镇两位相关负责人也批示称“情况属实”,另一负责人则写有“2001年3月19日镇党政联席会议曾研究过,并达成初步用地意向。特此证明。”的字样。“事情很清楚,我们申请20亩,蕞后批给我们10亩,但就是一直没能落实。”金中向记者表示。
2008年9月,金中在相关部门档案中查到的信息则让他觉得 “震惊”。一份金华市(地区)建设用地呈报表显示,响当当制衣的用地申请已获得当时的义乌市计经委批准,性质为工业用地,出让地块面积共8966平方米,出让方式为协议出让。审批进度显示,1999年12月24日,当地村委会盖章同意征用土地;同日,苏溪镇政府盖章同意报批;1999年12月29日,义乌市土地管理所盖章同意征用建设;同日,义乌市人民政府盖章同意;2000年2月2日,金华市政府、金华市国土管理规划局分别盖章同意。
“也就是说,到2000年2月2日,该走的审批程序都走完了,但公司在缴纳了15万元的土地出让金后,就没人通知我进一步办理手续,更没人通知土地已经批给我们了。”金中有些恼怒地说,“我原先一直以为没批,只能等着,但都过了8年,在查了档案以后才知道,其实有关部门早就批了。而这一拖,到现在已经是10年。”
在当年共同申请土地的19家企业中,至今仍有11家未能拿地。据记者拿到的名单显示,已拿到土地的企业包括义乌市衬衫厂、浙江好派服饰有限公司、浙江天森服饰有限公司等,而包括义乌市奇观制衣有限公司、义乌市新一派制衣有限公司、浙江开帝制衣有限公司、义乌市华星制衣有限公司等在内的企业,仍未拿到申请用地。
浙江开帝制衣有限公司负责人李佩锵向记者直言:“我们几家企业都去查过这个事情,土地肯定是批给我们了的,但苏溪镇方面一直隐瞒着。”
“按照2006年5月31日义乌市人民政府办公室的告知单,我们理应拿到土地。”金中说。这份文件显示,义乌市政府认为,凡2004年8月13日前,经镇(街道)党政班子研究,土地已预安排,并已交土地出让金或预交款,项目用地全部或部分为建设用地的工业项目作为历史遗留问题予以确认,可不予公示,并给予办理用地报批手续。
但金中并没有等到办理报批手续的通知,却在2008年等来一份义乌市国土资源局发出的关于解除 《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合同》的函。在这份函件中,义乌市国土局认为,响当当制衣于1999年12月22日与国土局方面签订了义地 (乡镇)合字(1999)《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合同》草案,受让位于义北工业区8966平方米的工业用地,而根据《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合同》第8条规定,响当当制衣应在签订合同后7日内,支付全部土地使用权出让金,但响当当制衣至今未全部支付。“经我局研究”,决定解除与响当当制衣的合同。
对于这份解除合同的函,金中似乎不以为然。“合同本身就是无效的。”金中认为。在这份合同的第1页,“受让方”、即“乙方”为“义乌市响当当制衣有限公司”,而在末页,所盖的章印却为 “上海响当当服饰有限公司”。“上海公司也是我注册的,我是故意盖了上海公司的章。”金中说,“他们拿来的合同上,没有银行名称,账号,这让我以后怎么打款,当时我就觉得可能有问题。”金中告诉记者。
“后来镇政府给我一份收回国有土地使用权补偿安置情况表,让我同意政府收回土地,只有这样,才能谈后续赔偿的问题。作为苏溪镇本地人,我只能在上面写上‘同意政府收回’的字样。随后,他们又拿出一份空白的国土资源局送达回证给我,2008年6月11日,我在回证上签了字,之后,回证上才被加上了送达‘关于解除《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合同的函》’等字样,但我没在这上面盖公司的章。”金中告诉记者。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凤凰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文明上网理性发言
版权声明:本文由网络蜘蛛自动收集于网络,如需转载请查明并注明出处,如有不妥之处请联系我们删除 400-0123-021 或 133912197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