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带七心丨未来科创中心建设提速婺城全力打造创新策源引擎
由内容质量、互动评论、分享传播等多维度分值决定,勋章级别越高(),代表其在平台内的综合表现越好。
原标题:一带七心丨未来科创中心建设提速,婺城全力打造创新策源引擎
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教育、科技、人才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近年来,婺城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和人才优先发展战略,先后研究出台了“科技创新示范区与人才生态蕞优区建设的实施意见”“人才新政2.0”等一揽子政策,持续打造“智汇婺城”城市品牌,科技创新和人才支撑引领高质量发展的作用不断凸显。
人才是头部资源,创新是头部动力。在婺城区委八届二次全会报告中,打造“一带七心”的战略部署为持续激活高质量发展“源动力”指明方向。未来科创中心作为“一带七心”提出的重点任务之一,将加快补齐科创短板,依托浙师大学科优势、人才优势,吸引来自五湖四海的优秀人才,努力将婺城建成科技创新的“强磁场”。
加快推进师大创新城建设、大力谋划留学人员创新创业基地项目、二泥区块重点布局高能级创新平台、加快启动浙师大金华科创园(一期)……婺城正以“大干快上”的先锋姿态,以人才先行、项目牵引、创新赋能,将未来科创中心打造为转化高新技术成果、孵化高新技术企业、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和高校师生创业的重要基地,加强配套,不断厚植蕞优人才发展生态,全方位为企业破解技术、人才等资源要素制约提供有力支撑,奋力书写着高水平科技创新精彩篇章,一张人才聚、科技新、产业强的高质量发展蓝图正在婺城徐徐展开。
高校因城市而兴,城市因高校而盛。婺城区目前设有1所综合性大学(浙江师范大学)和2所职业高等学院(金华职业技术学院、浙江金华科贸职业技术学院),拥有丰富的学科及人才资源。其中浙师大学科设置尤为全面,教育学、化学、数学等学科实力强劲,为婺城及金华发展提供大量的高层次人才和前沿的科研技术,为“创新创业”蓄积“源头活水”。婺城正以师大创新城建设为抓手,主动融入长三角一体化战略、G60科创走廊和浙中科创走廊建设。
据了解,师大创新城总规划面积为13平方公里,其中分为环师大创新圈、友谊湖聚能芯、城北数字商贸街三大板块。
这张科创蓝图,以婺江文化魅力带和二环双创共富路为总牵引,“婺文化”为魂,串起婺江沿岸的历史文化要素,打造婺江历史文化长廊,带动沿江分布的五大创新创业群落和两大万亩工业群落协同建设,将重点发展以数字经济为引擎,以智造材料、生命科学为方向,以创新服务为支撑的“1+2+1”产业生态体系,依托浙江师范大学与婺城政企科创朋友圈,构建“科创环境+科创单元+公共设施+科技服务”于一体的科创服务体系,重点聚焦研究开发、科研转化、科技金融、科技咨询、检验检测五大重点科创服务业,招引研发总部、高校科研分支、专业服务机构,加速成果转化落地,着力搭建“软件+硬件”的科创生态圈,聚焦“5大科创服务业”。
去年以来,婺城区依据浙中科创走廊“一廊六城”工作格局,紧紧围绕市委“三中心、三高地”及区委“一带七心”部署,按照“一年一个样、三年有突破、五年见实效、十年立新城”的总体思路,积极融入G60科创走廊,全力推进师大创新城建设。
由区城投负责实施的浙师大金华科创园项目已通过规划设计、方案评审和招投标工作,于去年11月初开始了热火朝天地建设。落户在浙师大开放学院的浙江光电子研究院,在各部门及浙师大密切配合之下,多方联动、倒排工期、抢抓进度,已完成研究院主楼装修、大型仪器公共平台土建及电力扩容工程,国家同步辐射实验室“金华线站”完成论证,启动实验分室装修、科研仪器采购和人才招聘。在师大创新城的各项目建设现场,均是塔吊林立、机械轰鸣、车辆来回穿梭,一派如火如荼的建设景象。
“未来,这里将成为‘蕞具国际范、蕞有未来感、蕞显婺城韵’的校地合作典范、精英创客梦乡、都市智造高地。”区科技局相关负责人介绍。若想实现这一愿景,落地战略引擎性项目,开展产学研合作,吸引高精尖人才是必由之路。
基于此,建设师大创新城的核心设计为走出科教人城产一体、政校企行金协同的发展模式,构建婺城特色、师大强核、浙中示范的创新高地。结合婺城区高质量发展要求,打造“大装置+实验室+研究院+孵化器+产业园”的大科创生态。通过基础科学研究与应用科学研究的相辅相成,建设如同步辐射光源、多模态跨尺度生物医学成像设施等大科学装置,以基础科学为先导带动技术创新,同时从应用科学研究出发带动产业发展,以需求牵引技术革新,带动学术创新。为打通产学研通道、网罗人才,师大创新城还将实施“大孵化器”计划,以“大孵化器”的理念孵化培育产业,形成以“众创空间+孵化器+加速器+产业园+特色小镇”为孵化体系的产业创新服务综合体。
蓝图绘梦想。未来五年,师大创新城计划建成1个以上国家级孵化器、5个以上省级研发机构,新增100家以上科技型企业、集聚10000名创新创业人才,R&D经费支出占 GDP 比重达到3.35%,科技创新进步指数进入全省前30。以科技创新推动传统产业改造升级、促进新兴产业加快发展、实现新旧动能迭代转换,未来科创中心争取在高精尖科技领域实现“跟跑”变为“并跑”甚至“领跑”,提升婺城科技支撑能力。
版权声明:本文由网络蜘蛛自动收集于网络,如需转载请查明并注明出处,如有不妥之处请联系我们删除 400-0123-021 或 133912197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