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季度“十百千万”竞赛和重点工作“晒拼创”会议县(市、区)交流发言摘登(上)
一季度主要经济指标完成情况呈以下四个亮点:一是总量指标增速稳步提升,预计GDP增长7.5%,比去年同期提高0.3个百分点;财政总收入和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分别增长11.1%和19.8%,均居全市第二。二是固定资产投资保持较快增长,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5.5%,开工重大项目48个,总投资281.3亿元,新增入库5000万以上项目23个。三是外贸稳步增长,预计出口额592.6亿元,增长4.8%;进口额16.6亿元,增长149%;小商品出口集装箱24.8万标箱,增长17.6%;外商入境人数增长6%;利用外资增长219%; “义新欧”班列开行61列,发运4904个标箱,增长8%。义甬舟运送重箱10846个标箱,增长162%。新增本地注册外贸公司4516家,增长77.5%,累计达4.65万家。四是经济质量效益持续提升,在工业用电量只增长2.1%的情况下,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4.8%,居全市第1。高新技术产业、装备制造业、战略性新兴产业、数字经济核心产业产值分别增长23%、60%、114%和27%。新增市场主体3.3万户,金融机构贷款不良率连续四年下降。
一是重大平台建设和项目招引扎实推进。以物流电商为主的集聚区实现红狮一期、盛丰、盛辉等项目建成投用;公路港二期、深国际物流园、青口物流中心等开工建设;保税物流中心二期完工,三期开工建设,保税仓获批并开工建设,跨境电商9610、1239平台启用;肉类口岸封关运行,冰鲜水产品、水果口岸通过海关预验收。以信息光电为主的高新区2个重大项目签订正式协议,其中投资60亿元的天合光能高效太阳能组件项目建成后年产值150亿元。另有捷克小镇、人才社区等3个项目达成合作意向。
二是“十百千万”竞赛扎实推进。15个全省头部批集中开工项目完成投资17亿元。26个省重点建设项目开工率100%,完成投资12.9亿元,完成率19.2%。50个金华市重点项目开工率90%,完成投资43亿元,完成率31%。申报了年产70万台DHT混动双离合变速器项目等5个省重大产业项目,总投资142.7亿元;上报市县长谋划盯引项目11个。6个金华市级以上特色小镇完成投资33.9亿元,其中特色产业投资25.7亿元。全年计划新建小微企业园40个,目前已启动26个。梳理培育50家重点企业拟申报高新技术企业。
三是以试验区建设为统领,拉开城市“东西南北中”全域框架。“东”与东阳联动发展,近期开发6平方公里;“西”向金义都市新区方向布局,规划面积84平方公里。“南”建设双江湖科教园区,规划面积超过40平方公里,已经引进4所高校和科研院所。“北”建设高铁新城及6平方公里的城市绿肺,与浦江联动发展。“中”推动老城区有机更新。今年计划建设综合交通廊道项目42个,投资69亿元,一季度已完成投资12亿元。
我市去年已经率先实现“无证明城市”,今年继续巩固提升。一是推进改革标准化建设。完善《“无证明城市”改革工作部门核验办理实施意见》等10项制度。二是提升大数据支撑能力。主动向上对接,通过信息共享取消证明由原来38项增加为48项。三是建立“改革体验官”制度。聘请104名体验官对“无证明”办事等进行监督,构建“体验-曝光-整改-反馈”改革监督闭环机制。四是强化协同配合。建立部门、镇村、金融机构3级专班,实时动态监测。
特色亮点:一是义乌改革发展成效得到省委省政府领导充分肯定。义乌经济和城市转型、高校和科研院所建设、新能源整车重大项目、 “蕞多跑一次”改革、路地警务融合、“一件事”联办、宅基地跨村安置等多项工作走在全省前列,分别得到省领导的批示和鼓励。二是义乌国际贸易综合改革试验区建设取得积极进展。试验区框架方案获批,设立了试验区管委会,作为省政府派出机构,召开了试验区工作领导小组头部次会议,明确了试验区五年实施方案、2019年重点工作安排,制订了共建金义都市区十大举措,谋划了总投资超2500亿元的十大标志性项目,与阿里巴巴就跨境电商战略合作内容基本达成一致意见。
市政府党组成员,金华新兴产业集聚区党工委书记、管委会主任,金义都市新区党工委书记 张新宇
一季度主要经济指标稳步增长,取得“开门红”:规上工业总产值实现26.32亿元,同比增长13.7%,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0.1%,增速位列全市第三;固定资产投资完成7.64亿元,同比增长44.3%,增速位列全市第二;外贸进出口实现1.59亿美元(仅1—2月,3月统计数据未出),同比增长24.68%,增速位列全市头部。财政总收入实现3.45亿元。
(一)产业平台提升。加快推进智能制造小镇共建,规划面积2.5平方公里(可出让存量建设用地1000亩左右,近期可出让200亩左右),打造集研发设计、科技孵化、生产制造、系统集成、终端应用等功能于一体的产业活力小镇。目前,概念规划方案基本确定,区块征迁全面启动(已完成傅村区块180亩可用土地清表),项目共建初显成效(与北京、深圳、永康等地对接,重点在谈项目5个,计划用地760亩)。加快推进金华科技城建设,重点加快浙大网新项目建设,已完成投资2亿元,6大区块进入主体施工,整体将于5月底全部结顶,其中C组团年底前运营,项目招商全面启动,引进一批研发机构。加快推进金义综保区运营,完成投资4333万元,E区块保税仓储项目完成工程量40%;累计注册运行企业73家,新增入区企业14家,其中跨境电商企业7家。
(二)重大项目推进。共招引签约重点项目20个,涉及石墨烯泛碳材料、半导体芯片、PVC新材料等产业,总用地4585亩,计划总投资285.5亿元。其中,50亿元以上项目3个、10亿元以上项目8个、3亿元以上项目5个,目前已落地6个,总用地面积389亩,总投资额21亿元。列入省市县长项目2个,已开工1个、落地1个;2个省重点项目开工建设,3个省集中开工项目完成年度计划45.5%、15个市重点项目完成年度计划投资24.6%。
(三)创新企业培育。加快推进国家级高新区创建,3月7日启动高新区规划修编,3月13日赴科技部汇报对接、争取支持,目前已完成高新企业入库797家;加快推进产业提质、企业提效,大力整治淘汰一批、孵化培育一批、优化提升一批,新增企业456家,列入“小升规”培育45家、“专精特新”企业储备库100家;新增市重点科技项目13家、省科技企业4家,新增储备国家高新企业17家。
(四)资源要素保障。今年将重点对低散乱污、低效用地、落后产能等企业和区块进行集中整治,制定出台综合评价办法,对用地企业实行差别化管理,加大力度实行“有机更新”,目前“腾笼换鸟”6家、盘活土地136亩,消化批而未供土地36.8亩,低效用地再开发20亩。
随着体制调整,新区着力加强与市、金东区沟通对接,目前已梳理出审批事项66项,需协调省、市下放或延伸的事项47项;对照市本级“无证明”事项清单,已取消窗口证明2项、清单10项,现新区行政服务中心已无需提供任何证明材料,其他事项新区无办理审批权限或已移交金东区。
特色亮点:完成全市首例“标准地”竞税收招商。制定出台标准地竞税收实施办法,首批共有17家企业竞拍5宗标准地,出让面积172亩,税收均价41.24万元/亩,蕞高价45.2万元/亩,涉及计算机通信、电子制造、新材料等产业。
顺利开通跨境电商1210业务。深入推进跨境电商综试区建设,3月18日正式开通跨境电商(进口)1210模式,十余天单量累计13.75万单,日均超万单,其中,网易考拉仓在“3·20大促”当日实现7.6万单,位居全国单仓前列。
今年以来,聚力打好打赢“九场硬战”,对标谋赶超,对表抓落实,形成了经济平稳较快发展、重点工作有效推进的良好态势。一季度全市通报的14项主要经济指标,除市本级不单独核算的2项外,其他12项指标,金东有7项指标增幅位列全市前三,3项全市头部。其中规上工业总产值增长10%,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8.8%,全社会用电量和工业用电量分别增长15.7%和12.8%,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17.9%。
把项目工作作为“扩投资、稳增长、强实体”的重中之重来抓,围绕“九场硬战”三年行动计划,滚动编制“5+3”项目清单,首批编制项目有230个,计划总投资1083亿元。2月底全区61个重大项目集中开工,年度投资155亿元。目前,2个“县市区长项目”工程项目全部落地,5个5亿元以上实施类重大产业项目、3个省集中开工项目、18个市重点项目投资完成率分别为21.38%、51.3%、15.1%。坚持招商引资“一号工程”,引进亿元以上产业项目17个,其中3亿元以上项目5个、10亿元以上项目3个。
着眼金义一体化、全域同城化,将全区12个乡镇街道全部纳入“城市+工业”“科创+人文”“农业+旅游”三大功能组团,构建全域覆盖、梯次衔接的发展格局。围绕城市经济加快培育,重点推进东湄区块、半导体产业园、建筑业总部园等十大平台建设。围绕工业转型提质,重点做大做强江东区块,持续推进乡镇工业园区“二次开发”,抓好华熙、伟顺、名门等10个小微企业园建设,全年计划新增标准厂房和旧厂房改造50万平方米以上。围绕美丽经济发展,重点抓好投资16亿元的龙头殿国际旅游度假区、投资5亿元的天堂庵森林康养基地和塘雅万亩土地整治等项目。
扎实推进“无证明城市”改革,取消证明事项201项,实施企业开办全程网上办,推动企业登记便利化向企业办理“零见面”加速,一季度新增市场主体同比增长58.2%,“零见面”申报新设市场主体占比达71%,走在全市前列。以集聚高端人才激发创新活力,全职引进汽车驱动总成、全车电控及人工智能领域“国千”人才4个,开工建设融科技、教育、创业、创新、休闲为一体的金华人才公园。
特色亮点:全力促发展,去年底区委全会提出的,锚定设区20周年时间节点,力争八个方面走前列立潮头,力争八个指标翻一番的目标,取得了良好开局。
全速推项目、拓平台,投资20亿元的爱特新能源汽车厂房主体工程基本完工,投资15亿元的新能源驱动系统总成项目也已经供地,投资50亿元的汽车变速箱和电池及pack项目已经达成了落地意向,我区百亿级汽车产业集群正在形成。
全面抓改革,“无证明城市”不断刷新群众办事体验,相关做法受到了央视新闻等主流媒体的关注。
全员思进取,按照“追椒江、学滨江、看镇江(丹徒区)”的比拼要求,实施平台拓展提升、项目攻坚克难、重大项目招引、数字经济培育等十大对标行动,在组织上、作风上、氛围上全方位加强保障,推动党员干部全面紧起来、动起来、跑起来。
市政协副主席、永康市市委书记 金政
一季度,我市GDP预计增长6.5%,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0%,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17.1%,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预计增长5.0%,实际利用外资43万美元,固定资产投资增长36.5%,制造业投资增长114.5%,建安工程投资增长47.6%,四个结构性投资指标中:民间投资增长31%、交通投资增长27.6%、生态环保和公共设施投资增长90.6%、高新技术产业投资增长107.3%。
(一)“十百千万”竞赛开展情况。根据金华市委、市政府统一部署,我市从整合提升产业平台、加快项目推进、加大创新型企业培育力度和资源要素保障等方面,制定了4大方面36项“十百千万”竞赛活动落实举措,截至3月底,除半年度统计的任务外,其他任务均达到“时间进度”要求,其中省市县长项目谋划数、5亿元以上实施类重大产业项目数、3亿元以上实施类基础设施项目数等3项任务提前完成年度任务;省级服务业集聚区实现税收、3亿元以上招商引资项目数、关键领域补短板前期项目数、个转企、新增小微企业、新增股份制公司、新增上市挂牌企业等7项任务完成率达到25%以上。
(二)重大项目推进情况。一季度,列入2019年头部批全省集中开工重大项目4项,完成投资5.3亿元,完成年度投资计划的34.2%,开工率75%。列入省重点建设项目8项,其中新增3项,完成投资3.1亿元,完成年度投资计划的30.3%,开工率100%。列入金华市重点建设项目33项,其中新增15项,完成投资22.8亿元,完成年度投资计划的31.3%,开工率91%。
(三)招商引资情况。一季度,我市签约3亿元以上项目3个,分别为中国五金产业物流港项目、方岩景区旅游开发项目、飞龙山能靓谷项目。
(四)省市县长项目工程情况。我市共谋划省市县长项目工程5项,分别为中国五金物流港项目、铁牛集团新能源汽车核心零部件产业基地建设项目、方岩景区旅游开发项目、黄城里电商创业园(二期)项目和汽车研究院建设项目。目前,铁牛集团新能源汽车核心零部件产业基地建设项目已正式签约,列入2018年第二批省重大产业项目,其余4个项目中,已签订框架协议项目2个、前期洽谈项目2个。
(五)全域土地综合整治情况。今年,我市拟开展全域土地综合整治项目的7个区块,实施区域总面积4.13万亩,目前已拟定相应的工程计划,该7个工程项目实施期内力争实施建设用地复垦436亩,垦造新增耕地818亩,新建高标准农田1055亩,启动“旱地改水田”722亩,新增永久基本农田整备区1254亩。
我市“无证明城市”改革工作已基本实现“四覆盖两健全”,即组织协调全覆盖、宣传培训全覆盖、督查指导全覆盖、事项清理全覆盖,健全大数据中心建设、健全部门在线配合核验机制。目前梳理出全市33个单位涉及的258项内部操作版事项清单,大数据中心平台有望6月底上线试运行,年底前完成一、二期全部建设任务,全部行政村建成农村代办员队伍。
特色亮点:主要有三项,一是“两链”风险基本化解,不良率降至目前的1.4%,受到省长袁家军、副省长朱从玖的批示肯定。袁省长批示:永康市化解“两链”风险决心大、举措实、工作细,取得实质性进展,为全省整体推进发挥了很好作用。二是永康市成功入围“中国创新百强县”,排名第九位,得到金华市委书记陈龙批示肯定。三是“企业数字化制造、行业平台化服务”永康经验,在省智能制造专家委员会2019年工作会议上分享交流并总结推广。
一季度,我区经济运行总体稳定,各项经济指标稳中有升,基本实现“开门红”。预计实现地区生产总值61.6亿元,同比增长6.5%。实现规上工业增加值8.5亿元,同比增长9.1%。实现固定资产投资18.5亿元,同比增长11.4%。制造业投资实现1.5亿元,同比增长9.2%。社零总额实现88.92亿元,同比增长11.6%。完成财政总收入17.2亿,增长15.3%,其中区一般公共预算收入3.5亿,增长17.4%。
(一)全省集中开工项目、省市重点项目进度情况:2019年我区列入全省集中开工项目4个、省重点项目2个、市重点项目12个。截至3月底,全省集中开工项目完成投资5.47亿元,开工率、投资完成率分别为100%、37.7%;省重点项目完成投资6185万元,开工率、投资完成率分别为50%、13.4%;市重点项目完成投资3.92亿元,开工率、投资完成率分别为91.7%、15.25%。
(二)招商引资项目落地、投资情况:万里扬“汽车零部件智能制造项目”,今飞“汽车摩托车零部件及智能制造装备项目”,今飞“年产1200套模具和300套节能环保设备、200套工业机器人及配套减速机建设项目” ,新华数字产业园项目正在加紧落地推进。
(三)实施省市县长项目工程:本年度,婺城区市县长项目工程任务数为3个,目前我区已申报项目2个——万里扬年产300万套液力变矩器项目、今飞年产1000万件摩托车铝合金轮毂智能制造项目。
(四)全域土地综合整治:2019年,婺城区拟新立项5个全域土地综合整治项目(琅琊镇泉口区块、蒋堂镇许里村、竹马乡青梅里村、金华监狱五大队、安地镇岩头村),项目区域总面积26159亩,其中垦造耕地4107亩、旱改水585亩、建设用地复垦667亩、耕地质量提升2841亩、高标准农田建设1006亩。4月初,我区成立了婺城全域土地综合整治指挥部,抽调专班人员集中推进,加快项目实施。
狠抓组织落实。成立区“无证明城市”改革工作领导小组,工作专班实体化运作;区、乡、村三级形成专班和专员全覆盖网络,确保“无证明事项”办理快速顺畅、落实到位。
推进事项清理。全面深入开展证明事项清理工作,建立婺城数据交换群,统一进行“无证明城市”部门核验交换信息,切实提高工作效率。
积极创新服务。推出“人工智能+机器人”登记模式,通过运用大数据分析、人工智能、人脸识别、语音识别和身份核验等信息技术,实现从申报、签名到审核、发照、公示全流程电子化、智能化。
特色亮点:(一)飞扬智能制造小镇建设顺利推进。该小镇总投资80亿元,建成后力争实现年产值100亿元,税收5亿元以上。
(二)推进城市经营。坚持以经营性土地出让为抓手,充分盘活城市的土地资本、地域空间,在经营中实现城市资产的良性循环和有效增值,提升城市承载力和辐射带动力。
(三)强势攻坚破难。实施重点区块、重点工程集中攻坚,逐一清零,拔钉清障。
(四)石道畈全域土地综合整治项目。在全省率先采用EPC+F总承包加垫资模式,并积极创新举措,推动碎片化土地资源有效整合。
今年一季度,经济开局平稳,工业生产稳定,特别是民营企业和小微企业增长较快,投资大幅回升,外资完成情况较好,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快速增长,但社会消费有所回落,部分指标与全年目标存在差距。
GDP预计增长6%左右、规上工业增加值预计增长6%、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预计增长4.7%、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12%。四大结构性指标中,民间投资增长20%、交通投资增长92.6%、高新技术产业投资增长27.4%,生态环境和公共设施投资增长0.6%。实际利用外资635万美元,完成全年目标总量25.4%。
目前,活动涉及的35个指标中,7个指标提前完成年度目标任务,其中软件和信息服务业营业收入增速、网络零售额增速达到或超过金华下达的目标任务,省重大产业项目申报数、5亿元以上实施类重大产业项目、3亿元以上实施类基础设施项目、净增规上服务业企业、新增上市挂牌企业等指标提前完成年度目标任务;5个指标完成年度目标任务80%以上,分别为3亿元以上招商引资项目数、“省市县长项目”谋划数、关键领域补短板前期项目、新增外贸主体、新增贷款。
集中签约16大重点项目,总投资近190亿元,其中3亿元以上项目8个。今年开展4次招商项目集体会审会,29只项目通过会审。一季度引进内资13.3亿元,实到外资635万美元,浙商回归到位资金9亿元。
项目推进情况。研究确定 “十大标志性工程”。实施十大民生实事。安排100个以上重大项目,全年实施重大项目131个,总投资913.5亿元,年度计划投资174亿元。
2019年头部批4个省集中开工项目全部开工;总投资49.6亿元,年度计划投资16亿元,一季度完成投资4.6亿元。8个省重点项目已全部开工;总投资121亿元,年度计划投资21.8亿元,一季度完成投资6.7亿元。23个金华市重点项目已开工22个;总投资220亿元,年度计划投资55.5亿元,一季度完成投资17亿元。2019年省市县长项目工程谋划任务6个,一季度完成谋划4个;落地任务3个,一季度已开工建设1个,累计完成投资0.3亿元。
2018年2个全域土地综合整治与生态修复工程。香溪项目规划面积2.8万亩,列入兰溪市2019年度十大标志性工程。灵洞项目总面积2.4万亩,纳入浙江省乡村振兴的标志性工程。
2019年拟开展5个项目。水亭生塘胡项目,施工面积约1857亩,一、二期已进场施工,第三期完成招标程序,第四期正在规划设计中。游埠九龙项目实施总面积约1470亩,预计可建成水田1200亩,一期已经完工,二期将于近日进入招投标程序。还有横溪镇胡宅等3村项目,实施总面积约1770亩,正在进行土地测量工作。
无证明城市工作进展。形成共284项事项,直接取消48项,申报承诺40项,部门核验127项,数据查询69项。截至4月15日,办件量为7960件,其中直接取消1176件,申报承诺1619件,数据查询2852件,部门核验2313件。
一是率先开展“无证明城市”改革满意度测评,获得金华市领导肯定,在金华全市进行推广。二是改革延伸到蕞基层,率先实现延伸到村一级改革,确定8个村作为试点,开通政务网,可直接核查反馈。
特色亮点:我市创新治理模式破解“高层违建”处置难题工作获彭佳学副省长批示肯定。今年以来,拆除高层违建150余处共5800余平方米。
全省中医药文化进校园现场会在兰召开,全省11个地区600多人参会。三是新华网、人民网先后发文报道我市百城康体中心“医养护”融合养老模式,项目总投资8亿余元,为我市大型养老招商项目。
版权声明:本文由网络蜘蛛自动收集于网络,如需转载请查明并注明出处,如有不妥之处请联系我们删除 400-0123-021 或 133912197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