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县热线”工作法 激活乡贤资源 同筑共富路
组织保障到位。树立“大统战”思维,建立县委领导、统战部统筹、乡镇(街道)主抓、村社协同的新乡贤工作体系,实现乡贤组织全覆盖。并在北京、广州、福建等地,以“一套班子、三会合一”融合新乡贤、高层次人才、商会资源,多维度延伸工作手臂。目前,已设立联谊组织40余个,汇聚重点乡贤2000余名。依托浙统云建立新乡贤动态智库。制度落实到位。县委将乡贤工作纳入乡镇街道年终考核内容,统战部制定乡贤组织助推乡村振兴的实施意见,确立“有组织、有制度、有阵地、有保障、有活动、有实效”工作标准,明确“乡贤+引资引智”“乡贤+文化振兴”“乡贤+社会治理”“乡贤+乡风引领”“乡贤+公益助善”工作内容,推动乡贤组织实体化、常态化运作。乡情联络到位。建立县乡村三级领导干部与新乡贤代表人士常态化联系制度,每年组织家乡行活动,主动到北京、上海等地开展招商推介活动,“线上+线下”不间断通报家乡建设发展情况,帮助乡贤了解家乡重大变化,增强新乡贤对家乡的认同感和归属感,吸引乡贤回乡创业创新。
助力招商引资。结合武义山区县实际,引导乡贤投身“两山”转化,以“乡贤+产业+基地+农户”的模式,发展生态高效农业、观光休闲农业和民宿经济等农旅结合产业项目30余个,形成三莓和有机国药、花田小镇、田庐文创园等特色产业。近半年来又成功引进超高速高聚光纤、“双岩龙门”农文旅等2个超亿元项目,投资金额达56亿元。不断推动乡贤资本回流、项目回归、人才回乡。
助力文化振兴。邀请非遗传承人、文化工作者、民间艺人等担当文化导师,参与非遗保护、畲族文化抢救及古建筑和宗祠文化保护等,建成百家乡村特色博物馆和陶村昆剧团,完成畲歌畲语等4部纪录片拍摄。同时,将传统文化与建党百年等热点融合,通过创作书画作品、编排文化演出等形式送文化下乡。徐村已连办39年“村晚”,成为浙中地区时间蕞入、覆盖面蕞广的“草根舞台”。
助力社会共治。发挥新乡贤德高望众、熟悉民情、工作接地气等优势,依托党建、宣传、统战、司法等阵地,成立乡贤议事会、乡贤听证团和乡贤宣讲团,助力创文创卫、村两委换届、新老居民融合等。引导乡贤会、商会、派以联村、结对形式参与到公益慈善和志愿服务。设立三美博爱、寿仙谷、桐助未来等助学助教、扶贫帮困乡贤基金20余个,捐建图书馆、梦想操场等,资金超千万。
用心提升乡贤服务。建立新乡贤回归重大项目领导班子包干服务制度,由专人负责项目引进、落地、实施过程的跟踪服务,在土地流转、闲置资产利用、土地审批、资金帮扶、科技扶持等方面给予积极帮助和服务。建立乡贤活动中心,结合乡贤实际需求,整合部门资源及时解决项目运行中的困难,促进乡贤联络联谊、洽谈交流。
用心点赞乡贤力量。加大对优秀乡贤的政治、社会安排和荣誉表彰,组建政府顾问团、招商大使团、乡贤十大人才团队。实行乡贤参加本地重要会议、重大项目讨论制度,广泛充分征求乡贤意见、凝聚乡贤智慧。实施新乡贤培育“青蓝接力”工程,组织香港武义同乡会回乡考察、浙港学子武义交流周及百名武义籍学子回乡看发展等活动,源源不断充实新乡贤力量。
用心营造敬贤氛围。建成一批乡贤馆、乡贤会客厅、乡贤榜、家风家训墙等,打造乡贤聚会议事、回乡接待、展示作为的阵地。积极向省电视台《和合天下》栏目报送乡贤典型,在主流媒体上开设“乡贤之窗”近20期,编辑武商创业好故事40期,表彰创业精英人物,以各种形式展示新乡贤事迹,形成全社会知贤、敬贤、颂贤、学贤的浓厚氛围。
版权声明:本文由网络蜘蛛自动收集于网络,如需转载请查明并注明出处,如有不妥之处请联系我们删除 400-0123-021 或 133912197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