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华古子城将重现千年雄姿(转)
12月15日,本报1版以《德国专家来金华考察名城保护工作》为题,报道了德国GTZ专家来我市考察中德合作城市发展金华历史文化名城保护改造项目进展情况的消息。报道发出后,引起了广大读者的广泛关注,中德合作城市发展金华历史文化名城保护改造项目的具体内容是什么?整个改造项目完成后,金华古子城将以怎样的崭新面容展现在金华市民面前……对此,我们充满期待。
12月19日上午,市区古子城八咏老街,来自全国各地的商贩正卖力地吆喝着形形色色的古玩,一拨又一拨爱好古玩的市民来到这里,有的久久驻足细细研究摊位上的玉石,有的在一大堆陶瓷中寻找自己感兴趣的东西。
“只要不下雨,每个周末,这里都是这样的热闹场面。”一名在八咏街做书画生意的店主喝了一口茶后,带着几分悠然自得的语气对记者说。这名已过不惑之年的店主说,自己以前做过不少生意,后来下定决心在八咏街做书画生意。“走在八咏老街,你能感觉到自己与历史是多么的亲近,这里是金华的文脉所在地。”店主有些自豪地说。
据历史资料记载,金华建制久远,古属越国地,秦入会稽郡,三国吴宝鼎元年(公元266年)置郡始名东阳。而占地26.1公顷的金华古子城历史文化区位于金华古城历史文化保护核心圈内,是金华的城市之根和发源地,至今已有1700多年的历史。古子城目前仍保持着历代延续的传统风貌,其中有唐子城遗存,南朝始建的八咏楼,钱谬手植千年古柏,国家一级文物宋代陆游手书智者寺碑,明朱元璋驻处披仙台遗址,我国现存太平天国王府建筑中规模蕞大、保存蕞完整、艺术品蕞丰富的太平天国侍王府以及酒坊巷抗战历史地段。金华古子城区块内拥有历史建筑38处,是我国110座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中保持千年以上古城核心区格局的少量珍稀历史文化遗存之一。
不过,目前古子城也面临着残旧及布局不合理等问题,急需进行保护和整治改造。
2008年9月18日,住房与城乡建设部科技司副司长韩爱兴和德国GTZ驻华副代表奚伯乐先生率专家来金华考察和洽谈,在住房与城乡建设部和金华市的共同推动下,中德合作·中国城市可持续发展金华项目顺利启动。今年5月22日,副市长林一心和奚伯乐先生签署项目谅解备忘录。今年10月,《金华市历史文化名城整治改造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正式通过专家评估。目前,我市正按照《金华市历史文化名城整治改造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逐步对古子城进行整治和改造。
中德合作城市发展金华历史文化名城保护改造项目引起了我市广大市民的广泛关注。中德合作城市发展金华历史文化名城保护改造项目的具体内容是什么?整个改造项目完成后,金华古子城将以怎样的崭新面容展现在金华市民面前?记者昨天就此采访了中德合作城市发展金华历史文化名城保护改造项目金华实施方市名城办(市文物局)有关负责人。
“中德合作城市发展金华历史文化名城保护改造项目的核心内容是古子城历史文化区的改造。‘复风貌,保子城’仍是指导方针。可识别性则是追求的目标,既要有成都宽窄巷、长沙太平街、杭州清河坊的成功和活力,又要有古子城自身的探索和魅力。今后金华古子城将形成一城(太平天国城)、三街(酒坊巷近代名人与文化展示一条街、博物馆一条街、南宋风情一条街)、三区(科举文化展示区、婺文化产业与休闲区、万佛塔佛文化体验区)、四城门(熙春门、保宁门、桐树门、金华门)的总体规划布局。大力加强对文物本体和环境保护利用,着力恢复我国蕞完整太平天国遗址侍王府的历史风貌,着重突显以八咏楼、八咏路为载体的南宋文化,着力整治以海峡两岸唯一现存同胞共同抗日遗存台湾义勇队旧址为代表的酒坊巷历史街区,激活旅游功能,策划万佛塔、天宁寺及无底洞等项目。”市名城办主任、市文物局局长方竟成说。
严格遵循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的要求,在对侍王府等历史遗存进行保护修缮的基础上,通过认养保护方式,镶牙式迁入部分太平天国时期前后的古建筑,形成古民居村落,展示太平天国时期的民俗文化,恢复古练兵场和点将台,并策划一台参与性、体验性实景剧《梦回婺州》,共同打造全国唯一的“太平天国城”。项目设置包括侍王府、传统作坊区、古练兵场、点将台。
金华六中迁至新址后,老校址从太平天国、考寓文化和创意产业为重点进行改造。部分现存建筑形成古城LOFT、艺术教学中心、创意产业基地、收藏培训中心4大功能空间,打造集文化体验、艺术品生产、展示、艺术教育为一体的文化创意产业园区。项目设置包括永康考寓、文化创意产业园、艺术教学中心、古城LOFT、收藏培训中心、创意产业基地、金华会。
以金华古城的历史文化、人文特色、民俗风情为主要元素,通过文庙的恢复、聂小倩文化项目的设置、主题餐饮项目、古城天地项目、民俗文化展示中心的建设,全方位展现金华古城文化,成为金华古城重要的体验空间。项目设置包括文庙、聂小倩文化项目、主题餐饮、古城天地、民俗风情展示中心。
万佛塔是金华老城的标志性建筑,经过多方论证和有关领导、专家实地踏勘,赞同在东市街以东地块重建万佛塔。规划在该地块建设万佛塔公园,包括重建万佛塔、塔下寺、梅花门、古城墙,并恢复东市街古街特色,以丰富金华历史文化名城文化内涵。
规划以八咏路和八咏楼为核心,重点展示南宋历史文化。迁建与南宋名人有关的历史建筑,恢复具有传统浓郁地方特色的与旅游发展密切的部分商业服务,满足游人餐饮、购物、休闲、住宿等需求,统一八咏路的整体风格和传统街区氛围,展示古子城历史存留的浓郁的南宋文化。项目设置包括八咏楼、状元坊、休文井、仓茅亭育婴堂、黄宾虹画室、唐宅。
酒坊巷是金华名城唯一幸存的原汁原味历史街区。名城奋斗十二年终于获批,要感谢这条老街。这是本项目近期改造的重点内容,主要考虑从两大功能来进行。一是以抗战文化纪念为主题开发的重点历史遗存观光项目;二是对现有古民居建筑实施原汁原味的整治,体验原汁原味的风土人情,并引入新的业态提升经营管理模式。历史遗存保护项目包括《浙江潮》旧址、台湾义勇队旧址、真神堂、李友邦将军住所和朝鲜义勇队驻金华通讯处、原英士大学图书馆、梅机关旧址、汤恩伯故居、酒泉井等。
新建金华市博物馆与满堂书苑、专题博物馆、和信园形成博物馆群,市博物馆正紧锣密鼓实施八婺八咏为主线的展陈。展现金华古城深厚的历史文化。在福音医院,增设中医药文化体验项目,展现金华的医药文化。项目包括金华市博物馆、何氏三杰纪念馆、福音医院、中医药文化体验馆、古城客栈。
四城门为分别位于古子城东、南、西、北四个方向的熙春门、保宁门、桐树门和金华门。其中保宁门已经复建,其余3个门近期不再复建,通过立碑绿化形式予以形象识别。
以天宁寺为背景和依托,通过分析和研究,把握天宁寺的总体性质和整体构成特色,通过环境整治规划,逐步形成和恢复天宁寺整体空间和环境,其环境在形式与内容上有机地协调寺院整体。在条件许可下,并经考古发掘分析,谨慎、有限度地修复和弥补部分寺院的构成和面貌,体现保护性整治和设计的作用与意义。
据了解,金华历史文化名城保护整治改造项目建设时间为2009年4月至2011年12月,其中,古子城历史街区保护整治改造工程实施时间为2010年1月至2011年10月。目前,项目相关工作已提前启动。整个项目总投资14.397亿元。方竟成表示:这是一个力求达到国内历史街区保护整治新水平的项目,要充分吸取国内外的智慧、经验和方略,其项目实施将通过中外专家的指导和策划,进行完善和改进。业内专家表示,该项目的建设可提高金华城市中心地区的景观档次,改善城市面貌,提升城市品位,扩大金华在国内外的影响力,意义重大。
“目前金华城市旅游比较薄弱,与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的等级不相匹配。金华旅游缺乏标志性城市旅游景区,而古子城将成为金华旅游产业走向成熟阶段的基石和原动力。借助金华古子城整治保护项目,可充分利用、开发资源,开辟特色旅游景点,将文化和历史浓缩于此,从而吸引更多的人来金华旅游观光、投资兴业。此外,金华古子城的旅游开发能整合金华城市旅游资源,充分利用文化旅游资源,使之成为具有旺盛人气的城市旅游景区,形成金华城市旅游的核心竞争力,从而带动金华城市旅游的快速发展。同时,金华历史文化名城保护整治改造项目还有助于提高市民生活质量,提升金华的城市功能,形成古城与金华城市的联动发展态势。”一位参与《金华市历史文化名城整治改造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工作的专家这样评价金华历史文化名城保护整治改造的意义。
版权声明:本文由网络蜘蛛自动收集于网络,如需转载请查明并注明出处,如有不妥之处请联系我们删除 400-0123-021 或 133912197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