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文打造共富联盟“镇域样板”
加快共富项目落地,持续改善群众生活,不断增进民生福祉……在共富路上,磐安县安文街道抢抓品质山城见效、重大项目落地、共同富裕推进的机遇期、关键期,着力在城乡融合、公共服务、社会治理、产业提质等方面先行先试,奋力打造共同富裕“镇域样板”。
7月31日,走进双坑村,一只两层楼高的大黄鸭矗立在水面上,湖面波光粼粼,阵阵清凉扑面而来,岸边亲水平台上挤满戏水游客。“整个‘鸭之大’水上主题乐园已全部完工,赶在暑期投入使用。”双坑村党支部书记朱荣华说。
近年来,双坑村加快新农村建设步伐,完善基础设施建设,推进生态与乡村旅游融合发展,村庄颜值大大提升,随处可见精美的农耕壁画、丰富的人文景观、独特的村居建筑。
“村内物业楼也已完成竣工验收,我们计划发展‘磐安小吃’旗舰店。”朱荣华说,通过项目招引工作,村内引进加油站,一次性收取租金400万元。此外,依托花溪风景区的客流聚集效应,村里计划发展23家农家乐(民宿)。
今年,安文街道成立云山共富联盟,在“一体联合、七星闪耀”思路指引下,双坑村探索建立“街道统筹、村庄入股”模式,因地制宜谋划水上乐园项目,让更多群众在家门口吃上“旅游饭”。“我们按‘工商资本+村集体+村民众筹+公司管理’机制来运营,村集体除了能收取每年5万元场地使用费,还能按出资比例获取分红,未来将以项目引领不断壮大村集体经济。”
“共富路上,我们一村不落,全街道村(社)拧成一股绳,是一个乡村联合体,结下共富之约。”安文街道党工委书记傅圣阳说,今年以来,街道组建云山共富联盟,以云山社区、花溪村为龙头,带领区域内各村(社)、景区、产业协同发展,打造“共富乡村联合体”。
白云山村农家乐产业兴旺,花溪村游客资源丰富,两村结对后,不断深入合作,让游客慢下来、留下来。“不光在旅游业上给予帮扶指导,我们今后还将在党建、文化、资源上给予白云山村全方位帮助。”花溪村党支部书记李茂华说。
在去年种下了50亩太秋甜柿的基础上,白云山村又扩大种植规模,今年新增70亩。“村民把土地租给集体,每年都有租金收入,9年后还能获得分红。”白云山村党支部书记葛旭升算了一笔账,太秋甜柿成规模后,预计村民人均可增收2万多元。“种下去的是柿子,收获的是希望啊!”
云山社区依托良好的自然禀赋和特色产业,发展中高端民宿和紫溪慢生活街区;石头村根据自身环境清幽的优势,植入音乐基地、剧本杀等新业态,打造文创型网红景区村;石贝村根据实际情况,提出“好动石贝”发展思路,通过“体育+旅游”“体育+度假”理念,打造体育旅游度假基地……在共富联盟的引领下,云山区块7个村社正全力奔跑在共富路上。
“我们加快城区‘退二优二’,奋力推进腾笼换鸟,深化低效工业用地整治,着力招引一批优质高效的产业项目。”安文街道办事处主任陈志超说,提质增效,唱响产业升级“三重奏”。
今年,安文街道以国家级旅游度假区创建为契机,扎实开展县城美丽城镇创建,做特做精乡村旅游,全力护航环白云山旅游综合体、悠度花溪等旅游项目建设,依托花溪风景区、云山的优势资源,打造中高端民宿集聚区,持续办好东川“樱花节”、白云山“柿子丰收节”等旅游节庆活动;打响安文区域特色农产品品牌,聚焦深度加工、品牌打造、延伸链条,提升香榧、牛心柿、芍药等优质农产品的“硬核”竞争力。
同时,围绕公用设施、医疗卫生、文体教育等公共服务领域,安文街道多点共建,绘就公共服务“幸福圈”,就业帮扶低收入、困难人员等群体,擦亮“安养”金名片,实施“安学”行动,共享优质教育资源。
版权声明:本文由网络蜘蛛自动收集于网络,如需转载请查明并注明出处,如有不妥之处请联系我们删除 400-0123-021 或 133912197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