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地流转“转”出寸土寸金
************的三月,赤岸镇江头村田头绿意浓浓。不过,这里蕞吸引眼球的,还是一大片在春日阳光下熠熠生辉的白色塑料薄膜大棚。“这一片都是我们村流转给义乌市红苗农业开发有限公司的土地,大棚里面种着樱桃、提子、枇杷等水果。”老村委主任冯泽贤向笔者介绍道。
“土地流转对农民有好处,只要工作做到家,农民都会接受的。”上谷村村委主任潘美兵告诉笔者,他们村共153户354人,2008年下半年,村里开展土地流转工作,头部轮报名,有260多人要求参加流转。经过村干部进一步做思想工作,再加上市里镇里出台的补助政策,到第二轮报名时,只剩40人左右不同意流转了。于是,村里按比例将全村蕞好的一部分耕地拿出来分给不同意流转的农户耕种,剩余的就连片进行流转。去年9月,经过公开招标,上谷村将235亩耕地以每年每亩430斤谷的价格顺利流转。“就在土地流转后不久,一些当初不同意流转的农户,竟然先后跑到村干部家中,要求将自己分到的那份耕地也拿出来流转。”潘美兵说。
据了解,2008年,赤岸镇上吴、塘边、上八石、盆塘等13个行政村,与义乌市皇嘉生化有限公司等单位和个人签订了18份土地经营权流转合同,新增土地流转面积3149.4亩,共涉及1588户农户。经市有关部门考核验收,市财政已下拨补助资金80.8万元。
“我是农民,又是工人。”上吴村农民吴大伯说自己如今不种自家田,而赚的钱倒多了。他向笔者细数:“去年把自家的土地转租给一外地农业大户种植绿色蔬菜,自己到镇里的一家塑料加工厂当了工人,每年不仅可以收到每亩400多元的租金,每个月还能在厂里拿到一千多元的工资。”
赤岸镇有关负责人说,眼下,在赤岸各乡村,像吴大伯这样的新式农民还真不少。很多村民把土地流转给种粮大户和从事现代农业的企业家集中管理,自己或去企业上班,或外出打工、做生意。同样的土地,以前只能收割作物,政策一变,现在却能收获“金子”,为农民创造出更多的收益。
据了解,通过土地流转,一大批土地向种养大户、农业龙头企业和专业合作社集中,促进了农业的专业化、集约化和规模化经营,提高了单位面积的产出和效益。赤岸的万亩蔬菜基地、万亩瓜果基地、万亩茶叶基地等,无不是通过土地流转而形成。“如果没有土地流转,没有合作社的统一经营管理,我们的收益绝对没有这么高。”义乌市红苗农业开发有限公司负责人认为,成片经营土地使他们更方便筹集资金,也更容易形成品牌效应。{Npage}
赤岸镇党委、政府将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作为今年农业农村工作的主要内容来抓。前不久,该镇召集66个村的党支部书记和村委主任赴苏溪镇同裕村,参观学习土地流转取得的成效和工作经验,并召开土地流转工作动员大会。通过层层动员和广泛深入的宣传,帮助农民算清土地流转的收入账,使农民真正了解当前土地流转政策的种种实惠。
同时,该镇还出台了相关扶持政策,对当年新增连片面积在50亩以上、流转期限在5年以上规模流转的流出农户,一次性给予流出户每亩300元的补助(其中市财政补助200元,镇财政补助100元);同时对镇村两级干部也出台了奖励政策,给予相关镇、村干部每亩90元的工作奖励(其中市财政奖励60元,镇财政奖励30元);对全年土地流转工作成效显著的工作片和相关镇、村干部,镇党委政府还将给予表彰,并视情予以精神和物质方面的奖励。
土地流转之后还需做好“绣花功夫”
松溪:田间“亿万资产”的盘活“秘籍”
安义县长均乡:推动土地流转 盘活村集体经济
“地企合作”打造土地全流程托管模式,收益保底、农民安心
新疆焉耆:土地流转“转”出富民兴村“新天地”
农发行鹰潭市余江区支行投放0.7亿元农村土地流转和土地规模经营贷款
鹿寨县鹿寨镇思洛村完成821亩土地流转项目
灌云县南岗镇:土地流转 “转”出富民兴村新天地
卫辉市唐庄镇十里沟还未开发的荒沟 ...
版权声明:本文由网络蜘蛛自动收集于网络,如需转载请查明并注明出处,如有不妥之处请联系我们删除 400-0123-021 或 133912197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