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关经济高质量发展!这些建议意见干货满满→
2023年全市经济社会发展预期目标,
突围发展跑起来、改革创新冲起来。
聚焦“打造国际枢纽城、奋进现代都市区”,
代表委员纷纷表示要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
他们围绕产业基础再造、先进制造业崛起、
民营经济和先进制造业是富民之源、立市之本、强市之基。历史一再证明,制造业强,在区域经济体系中就有较大话语权,发展就有硬支撑。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聚焦产业基础再造,着力推进先进制造业崛起。
产业基础再造内涵丰富,包括全链条推进“链群配”、全周期引育“大好高”、全要素赋能大平台等。
我市经济高质量发展关键是加快产业转型,重点是推进项目建设,支撑是强化载体平台。比如在强化载体平台方面:
一是锚定枢纽建设,围绕金义黄金主轴,重点加快“一廊”串联聚合,推进“六城”聚力发展,拉高产业集群的标杆;
二是破局低效整治,对“三低”企业用地、老旧工业区进行集中连片洗牌式整治,为发展腾出空间;
三是强化平台建设,积极规划建设一批与主导产业配套的园区,如高端模具园、电芯电控园等,形成与主导产业配套的产业链体系,搭好高质量产业集群发展的平台。
今年,我市要大力实施数字经济创新提质“一号发展工程”,开展“数改赋能”行动,提速“十链万企”数字化改造。
针对我市蕞具优势和特色的传统支柱产业之一的五金产业,要大力发展数字五金、智慧五金,全面推进工业互联网、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区块链、人工智能等数字技术与金华五金产业深度融合,培育具有市场竞争力和国际竞争力的数智五金产业集群。
加快数字化改革和智能制造融合,在专项扶持政策方面,要加大市、区两级对于企业技术改造、智能化技术改造的补贴力度,提振企业家信心,并促使企业加大对设备的投资、更新换代。在第三方数字化、智能化服务团队方面,要提升质量和数量,引进优秀团队,精准定位金华产业特色,从企业角度出发,制定适合企业的数字化方案,不断推动智能制造发展。
制造业转型升级,要更好地发挥未来工厂联盟作用。对头部企业,要加强政策牵引,通过联盟对企业进行技术赋能,共同推进智能工厂和未来工厂建设;对中小企业,要研发低成本、轻量化MES系统,助力中小企业迅速实现业务流程数字化,打造“数字化车间”。此外,要大力推进5G全连接工厂建设,建议将浙江省未来工厂体系与工信部5G全连接工厂有机融合,发挥联盟作用,加强与中国工业互联网研究院等机构的合作,大力推进5G等新一代信息技术赋能企业数字化转型。
经济拼稳进,创新增动能,经济高质量发展离不开科技创新。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聚焦科技人才强市,着力增强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支撑。
金华是民营经济大市,市场主体数量已突破150万。如何打造更多领军型企业,特别是科技含量高、平台型、雁首型的大企业和具有较强竞争力的优势企业?
提升浙中科创走廊引领力,招引承接四大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原创科学成果和颠覆性技术的产业化项目;
积极参与省重大科学基础设施集群建设,深入推进产业光源项目,谋划国家科技创新中心等国家战略平台;
加快浙中实验室、光电子研究院、农机装备技术创新中心等建设,构建我市新实验室和技术创新中心体系;
发挥本地高校在培养科研人才方面的优势,为企业选育科研人才。
同时,还应提升企业科技创新动力,包括提高企业对研发创新重要性认识,制定企业创新规划以及加强政策激励等。
在科技创新创业中,孵化器发挥着“孵化梦想、成就未来”的重要作用。目前,金华已建有市级以上科技企业孵化器60家,在科技载体的数量和质量上,如何进一步提升?
成立“金华市科技企业孵化器协会”,开展跨行业、跨区域的技术、项目、人才、资本等方面交流合作,加速产业链创新链深度融合,培育更多高新技术企业和科技型中小企业。大力支持鼓励社会资源参与孵化器建设,充分发挥市场化力量,推动创新载体梯队化建设培育,完善“众创空间—孵化器—加速器—产业园”全链条创新体系。
要围绕专业化、品牌化、国际化发展方向,对各类载体进行引导和扶持,形成专业化、系统化的服务体系。金华还可以借鉴上海“创业首站”国际化实践经验,建成完整的国外合作网络,并在围绕科技企业成长全生命周期创新需求的扶持政策上进一步完善。
如何更好地推动三大科创高地和创新策源地建设,形成多元化、多层次、多渠道科技投入体系?
加快搭建我市科创型基金市县联动机制。组建金华市科创型基金,专项用于科创型企业投入,依据各县级市产业特点,统筹规划投资方向和投资领域。同时,搭建市县产业基金运营机构的沟通平台,加强资源整合和信息共享,建立完善的科创型基金联动机制,提升我市科创型基金运营的专业性、精准性和高效性。”
人才是富国之本、兴邦大计。创新驱动实质上是人才驱动,谁拥有一流的创新人才,谁就拥有科技创新的优势和主导权。
我市高度重视人才引育,如要“打好‘双龙计划’‘智选金华’等组合拳”“推动产教融合发展”“涵养蕞优人才生态”等。那么,在高层次人才引育、技能人才引留等方面如何进一步提升?
当前高层次人才招引的竞争愈发激烈,各地都在上演“抢人大战”。在高层次人才引育工作中,需要认真回答“高层次、紧缺人才为什么要来金华”“金华靠什么吸引他们”“如何推动人才在金华更快扎根、更好发展”等关键问题。通过创新有竞争力的引才机制、优化有特色的育才生态,不断引进金华产业发展所急需的各类高层次人才,为金华高水平建设浙江中西部人才科创中心和共同富裕现代化都市区提供有力支撑,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
想让高技能人才“破土飘香”,应该从拓宽晋升通道、建立学习体制、提高薪资待遇、加强服务保障等方面,加快推进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比如,在拓宽技术工人晋升通道方面,设立从初级主管到专家级多个层级,给予相应管理层的薪资匹配;提高技术工人薪资待遇,同时增加高技能人才在各级党代表、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中的比重,以及提高劳动模范等相关评选中的名额比例;加强对优秀技术工人的服务保障,设立高技能人才服务窗口,帮助解决高技能人才住房、教育、医疗等需求,妥善安置外来高技能人才子女的教育需求等。
要坚持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坚持问题导向,聚焦薄弱环节,积极谋划和提升产业工人队伍建设,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当前产业工人存在整体文化素质不高、队伍不稳定、创新活力不强等问题。”他提出四方面建议,加强产业工人的思想政治引领,优化产业工人成长环境,推进产业工人队伍市民化,提升产业工人创新能力。
原标题:《事关经济高质量发展!这些建议意见,干货满满→》
版权声明:本文由网络蜘蛛自动收集于网络,如需转载请查明并注明出处,如有不妥之处请联系我们删除 400-0123-021 或 13391219793